清朝驻防各地八旗,是每个旗驻扎一地,还是各个旗抽调后,集中驻扎在一起呢?

这个问题不错。纵观清朝整个历史,事实上两种情况都出现过,如果把后金算进去的话,每旗驻扎一地的情况出现在努尔哈赤时代。而后一种由各旗佐领下抽调兵丁进行驻防的制度则大行于皇太极时代,入关后更是发扬光大,成为了清廷200余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八旗驻防策略。

八旗驻防之制历史之久几能与清相始终,这是与女真人的民族特性息息相关,做为渔猎民族是有固定居所的,在这个生活习性上与拒绝固定屯驻的蒙古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谓“城郭土著射猎之国,非蒙古行国比也”,正是因为要在固定地盘生活,才导致了女真对城郭驻防万分重视,努尔哈赤就曾经说过:“因我等诸国所恃,惟城池也。”,所以,后金极其重视在军事要地构筑城堡,屯兵留守,以确保政权的安全。

清代的八旗兵驻防分为京畿禁卫和地方驻防两大部分,京畿驻防以各营为单位,如护军、前锋、骁骑、火器、健锐等营,地方则驻扎在各省重镇。下面就来讲一下八旗地方驻防的具体情况。

广西小九生活记,广西小九生活记老谭

八旗兵驻防地方早在清入关前就以形成,此后清兵入关征战中原之时,所占要地皆留兵驻守,顺治末至康熙初,畿辅诸关隘口、府州县之要地及陕西、山西、山东、江南、浙江之重要城镇,均设旗兵镇守,初步形成八旗驻防地。福建、广东及云贵地区以汉藩王所统部兵驻镇。

三藩之乱平定后,福建、广东设汉军旗兵防守。其后,湖北之荆州、陕西之汉中、山西之右卫、河南之开封、四川之成都,先后于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年增设为驻防地。

雍正朝,又于直隶之热河、山东之青州、陕西之潼关及甘肃之凉州等地派设官兵驻防,并增设八旗水师驻防营。乾隆初,各地驻防设官基本固定,此后仅个别驻防地长官有所调整,如乾隆二十六年将青州驻防将军改为副都统,乾隆四十一年,成都驻防于副都统之上增设将军。直省还有不设八旗驻防者,计有安徽、江西、广西、云南、贵州几省。

八旗驻防形成定制后,八旗兵有一半稍多驻扎京师,一半稍弱驻防各省及边疆。八旗之驻防,其形式、设官及其职掌,各地不尽相同,直隶畿辅、东北、新疆,皆分散布设,诸省则于重点要地之城集中设防。

驻防地设官,按驻防城镇的重要程度、驻兵多少,设不同等次的专城统辖长官,由高到低依次为:将军或都统、副都统,城守尉,总管、协领,防守尉。个别小镇还有设佐领、防御者。

副都统也有作为将军或都统的属员者,其他为属员的官员有:参领、副总管、骁骑校。专城城守尉、协尉、防守尉,其上均另设有节制、管辖官,或为将军、都统、副都统。太原、开封之城守尉,则各以该省巡抚节制。唯设城守尉或防守尉的畿辅小九处,是以京官统辖。

北宋第一大将狄青为何惨死?

感觉提问者和一本正经回答者都有些无聊。首先,狄青命运肯定比岳飞好。其次,狄青根本不存在比岳飞还冤。

北宋是一个重文抑武的社会,其由来是对唐季五代军阀乱政格局的大手术与矫枉过正。虽说文人对武人很鄙视,如武将即使官品高,遇见文官都要让道等等,但狄青所在的时代很好,仁宗对他很恩待,是古代唯一脸有金印当上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枢密院副使)的曾经军犯,如果狄青不是英年抑郁疽发而死,后来继位的神宗肯定会更加重用他,因为神宗即位不久就亲自为狄青写祭文。范仲淹等文官对狄青很赏识,并着力提拔他,在许多文官以武将不宜重用专权为由弹劾狄青时,仍有几位文官为其申辩。